机器人辅助穿刺技术为脑干出血患者带来更安全、精准的治疗选择
- 栏目:热点
- 来源:中新网
- 发布时间:2025-09-13 05:34
- 阅读量:16664
“脑干出血是神经科最危急的重症之一,防治关键在于有效控制高血压。”上海的神经外科专家张志文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出血量<5毫升且病情较轻者,以卧床休息、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等内科治疗为主;对于出血量≥5毫升的重症患者,需要外科干预。
--> |
“脑干直径仅3厘米,却是掌控人体呼吸、心跳、血压等关键生命体征的‘生命中枢’。一旦发生出血,就像引爆‘定时炸弹’,患者常迅速出现意识丧失、肢体瘫痪甚至呼吸心跳骤停。”张志文表示。临床数据显示,脑干出血占自发性脑出血的6%-10%,死亡率却高达65%,是神经外科最凶险的急症之一。
张志文告诉记者,现在,治疗脑干出血的手术方式已从风险大、难度高、并发症多的传统开颅手术,发展为神经内镜微创、机器人辅助穿刺等精准方式,能在解除血肿压迫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脑组织损伤。待病情稳定后,患者还需尽早开展康复训练,以减少后遗症、提升生活质量。
身为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的张志文表示,脑干出血患者一旦发病,必须立即送往具备神经专科和ICU救治能力的医院,争分夺秒开展治疗,才能为患者争取更多生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借助先进机器人辅助系统与可视化球囊导管相结合的技术,神经外科医生可实现在脑皮层的全程可视化操作,在清晰视野引导下安全高效完成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最大程度减少脑部正常组织损伤,做到“精准微创”。张志文分享了一个病例,71岁的王奶奶因“突发意识障碍伴呕吐1小时”被紧急送进医院。老人不仅患有脑干出血这一高危急症,还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高血压3级及肺部感染等多种基础疾病。
“脑干出血治疗需遵循‘控制出血、减轻脑水肿、保护脑干功能、预防并发症’原则。”张志文说,神经外科团队迅速为王奶奶实施治疗。在手术中,机器人辅助系统精准定位脑干血肿位置,按设计好的手术路径,接触性内镜引流导管被送入脑干血肿腔,整个过程实时清晰呈现操作视野,医生在严密监护下稳步操作,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未出现术中并发症。复查头颅CT显示,老人脑干血肿清除效果满意,各穿刺道均无出血,手术达到预期效果。
张志文表示,“机器人辅助全程可视化球囊引流导管脑干血肿抽吸术”的成功开展,为脑干出血这类高难度、高风险疾病治疗提供更安全、精准的方案,也为更多面临生命威胁的脑出血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 精神卫生领域专家强调应用脑前沿技术应伦理先行、审慎前2025-09-13 03:59
- “王波艺术疗愈展”探索艺术疗愈与医院关怀的交叉可能2025-09-13 01:59
- 专家:避免儿童眼外伤家长要做好“源头管控”2025-09-13 01:32
- iPhone17打价格战,苹果迎来「翻身」时刻?2025-09-12 17:49
- 第五届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浙江温岭举行2025-09-12 15:44
- 晨起后有这5个表现,你的血脂可能高了!做好这5点,帮2025-09-12 10:28
- 一场雷暴,400多人挤爆医院急诊科!雷雨天后要关窗2025-09-12 09:31
- 食品标签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2025-09-12 08:53
- 有Labubu那味了!十五运会吉祥物“盲盒”上新2025-09-12 08:50
- 农药残留检测专家:三个方法有效降低水果农残2025-09-12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