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领域专家强调应用脑前沿技术应伦理先行、审慎前行
- 栏目:热点
- 来源:中新网
- 发布时间:2025-09-13 03:59
- 阅读量:17110
可以大幅改变一个人的情绪、性格、记忆甚至价值观时,‘我’还是原来的‘我’吗?改变的边界在哪里?”“脑机接口和神经成像技术使得‘读心’成为可能,那我就没有隐私了”……
记者12日获悉,在2025心理健康普慈论坛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建院九十周年主题活动中,多位专家聚焦脑科学前沿技术伦理领域,并指出,要解决上述疑惑必须做到伦理先行,如:做好知情同意,做好隐私保护等;建立动态监管;推动公众的参与和教育。专家们指出,总之,要审慎前行,确保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整体福祉而非相反。
关于中国心理治疗的临床突破与生态共建问题,出席活动的专家特别强调,中国心理治疗领域正经历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临床与生态建设双轨并行。在临床上,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等主流流派与中国文化深度结合,实现本土化创新;数字心理治疗跨越发展,危机干预网络日趋高效。生态上,形成多层级人才体系,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同时,普惠性的心理健康生态正在形成。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陆林,中国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分会主任委员赵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主任、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主任王小平,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王高华,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主任委员谢斌,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袁勇贵,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岳伟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肖俊杰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张庆娥等专家代表共同签署倡议,号召全国相关机构和精神卫生服务工作者,在精神卫生资源提质扩容上出实招,在服务效率优化提升上见实效,在全民心理素养培育上求突破。
今年正值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建院九十周年,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汪家芳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捐赠了一幅融合该院两个院区景致的山水画。墨彩流淌间,画作展现了艺术与医学、人文的深度融合。
--> |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 “王波艺术疗愈展”探索艺术疗愈与医院关怀的交叉可能2025-09-13 01:59
- 专家:避免儿童眼外伤家长要做好“源头管控”2025-09-13 01:32
- iPhone17打价格战,苹果迎来「翻身」时刻?2025-09-12 17:49
- 第五届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浙江温岭举行2025-09-12 15:44
- 晨起后有这5个表现,你的血脂可能高了!做好这5点,帮2025-09-12 10:28
- 一场雷暴,400多人挤爆医院急诊科!雷雨天后要关窗2025-09-12 09:31
- 食品标签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2025-09-12 08:53
- 有Labubu那味了!十五运会吉祥物“盲盒”上新2025-09-12 08:50
- 农药残留检测专家:三个方法有效降低水果农残2025-09-12 08:19
- “一次性浴帽”来罩菜,这种保鲜膜真的能用吗?2025-09-12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