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插管”切肺癌术后半小时患者自己走回病房
- 栏目:热点
- 来源:华商网
- 发布时间:2025-09-30 19:06
- 阅读量:17144
一提到做胸部手术,很多人脑海里就立马现出开胸、大切口和各种插管,损伤大、恢复慢……现在,西京医院九八六医院胸外科无管化手术技术可实现术中“不插管”,患者可以自主呼吸,显著减轻疼痛、加速康复。
9月10日,九八六医院胸外科成功为一名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患者进行医院首例“Tubeless”无管化单孔胸腔镜右肺上叶尖段切除术。在微创外科与围术期快速康复领域取得新突破。
患者杨女士此前因左肺多发磨玻璃结节于外院接受传统胸腔镜手术,术后病理提示为原位腺癌,虽然不具有侵袭和转移的危险,但右肺仍存在一枚高风险结节,需尽快处理。
然而,留置胸腔引流管、尿管引起的疼痛,以及咽喉不适、咳嗽等术后并发症让杨女士非常痛苦,也让她对再次手术心存顾虑。
经多方咨询,杨女士决定来到九八六医院胸外科求助。姜涛主任、王孝彬副主任团队联合麻醉科贺显建主任进行多学科评估,最终决定为患者施行“Tubeless”无管化自主呼吸麻醉下胸腔镜手术。
这是一种近年来逐渐成熟的胸外科前沿微创术式。其核心在于“无管化”,即术中不进行传统的气管插管、不留置胸腔引流管,也不放置尿管。将高精度麻醉控制与胸腔镜手术相结合,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保留自主呼吸,最大限度地减少器械侵入,从而实现术后“零管置入”。
手术当日,由姜涛主任、王孝彬副主任主刀,为杨女士施行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尖段切除。
整个手术在无气管插管、无尿管条件下进行,麻醉科贺显建主任团队精准平衡镇静与自主呼吸,控制纵膈摆动,并持续监测氧合状态。患者始终维持自主呼吸,术后也没有放置胸腔引流管。
患者麻醉苏醒后意识清晰,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半小时即可自行下地行走,两小时进食,24小时复查无异常,术后观察2天后顺利出院,
“几乎不敢相信,这次手术可以‘不插管、不置管’。”杨女士回忆道,“因为没有插管,做完手术后几乎没有任何不适。”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体现出医院多学科协作的优势,后续,医院将持续推进Tubeless技术在早期肺癌诊疗中的规范应用,让更多肺结节患者获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 交大一附院辛霞教授当选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届康复护理专2025-09-30 18:44
- 痛风过就要告别螃蟹了吗2025-09-30 17:10
- 水果代餐减肥?这六个是能量炸弹2025-09-30 16:18
- 预防秋季高发病中医专家来支招2025-09-30 14:44
- 中新健康丨超低就诊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困于“早筛之难”2025-09-30 13:07
- Omdia:2025年LTPO将超越LTPS成为柔性2025-09-30 11:55
- 中新健康丨总是抑郁、淡漠……这些也可能是痴呆的前兆2025-09-30 11:47
- 就医购药、参保缴费都可用转存收藏医保钱包实用指南2025-09-30 10:13
- 焦点访谈|“十四五”时期,这份卫生健康领域答卷写满民2025-09-30 08:53
- 农药擦身可以治疗湿疹吗?丨中新真探2025-09-30 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