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过就要告别螃蟹了吗
- 栏目:热点
- 来源:中新网
- 发布时间:2025-09-30 17:10
- 阅读量:8640
金秋时节,螃蟹凭借鲜美的肉质成为餐桌上的“时令宠儿”。但对高尿酸血症患者和有痛风病史的人群来说,这道美味却常常让人望而却步——担心嘌呤摄入超标,诱发痛风。
其实只要选对时机、控制方法,这类人群也能安全尝鲜,关键一要先明确“什么情况下能吃、什么情况不能吃”,二要做好“吃蟹细节”。
两种情况绝对不能碰
螃蟹,以常见大闸蟹为例,每100g蟹肉嘌呤含量约81.6mg,属于中嘌呤食物。而高嘌呤食物指每100g嘌呤含量超150mg,如动物内脏、沙丁鱼。所以,“能不能吃”核心看病情状态:
--> |
痛风急性发作期哪怕只是关节轻微红肿、隐痛,吃蟹会让嘌呤摄入增加,可能加重炎症,延长发作时间;
血尿酸“失控”时近期血尿酸持续偏高,或频繁出现关节不适,此时吃蟹易触发痛风。
这三种情况可少量吃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长期稳定,且从未出现过痛风发作;
痛风患者处于缓解期,血尿酸控制达标(一般建议<360μmol/L,有痛风史者<300μmol/L);
无其他并发症没有严重的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或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身体代谢状态稳定。
功夫在平时,只有长期规律规范治疗,将血尿酸控制在合理安全水平,才能获得更多的尝鲜机会。
不过,每个人的血尿酸水平、用药情况不同,对嘌呤的耐受度也不一样。如果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吃蟹,或有其他饮食疑问,建议提前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别让“尝鲜”变成“遭罪”,才是金秋吃蟹的正确打开方式。
吃蟹时注意五个关键细节
拒绝“危险搭配”吃蟹时别喝啤酒、少喝甜饮料(果糖可能促进尿酸生成),也别搭配动物内脏、浓肉汤等其他高嘌呤食物;可搭配黄瓜、生菜、苹果等低嘌呤蔬果,帮助促进尿酸排出。
选择新鲜螃蟹不新鲜的螃蟹易滋生细菌,可能引发肠胃不适;而变质蟹肉中的有害物质,也会增加身体代谢负担,对病情控制不利。
别贪多控制量建议每次只吃一只中等大小的螃蟹,且优先吃蟹肉,少吃蟹黄、蟹膏——后者不仅嘌呤略高,脂肪含量也高,可能间接影响尿酸代谢。
烹饪选“水煮”,汤绝对不能喝蒸蟹能保留鲜味,但水煮时会有少量嘌呤溶解到汤里,不过无论蒸还是煮,都别喝煮蟹的汤,汤中嘌呤含量远高于蟹肉本身。
关注身体反应食用螃蟹后1-2天内,密切观察关节是否有隐痛、红肿等不适。若出现异常,需采取关节制动休息、及时多喝水等措施,肾功能正常前提下可根据既往用药情况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效果不佳需及时就医。
文/唐甜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 水果代餐减肥?这六个是能量炸弹2025-09-30 16:18
- 预防秋季高发病中医专家来支招2025-09-30 14:44
- 中新健康丨超低就诊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困于“早筛之难”2025-09-30 13:07
- Omdia:2025年LTPO将超越LTPS成为柔性2025-09-30 11:55
- 中新健康丨总是抑郁、淡漠……这些也可能是痴呆的前兆2025-09-30 11:47
- 就医购药、参保缴费都可用转存收藏医保钱包实用指南2025-09-30 10:13
- 焦点访谈|“十四五”时期,这份卫生健康领域答卷写满民2025-09-30 08:53
- 农药擦身可以治疗湿疹吗?丨中新真探2025-09-30 08:25
- 平安健康险马荣强:以健康风险经营为中心,“AIinA2025-09-30 07:36
- 坐电车更容易晕车?2025-09-30 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