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普惠养老更好融入社区
- 栏目:资讯
- 来源:中国网
- 发布时间:2025-07-07 18:11
- 阅读量:12503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其中提出“完善普惠养老、普惠托育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支持养老、托育、家政、助餐、助残等普惠社会服务进社区”等要求,既为提升民生福祉指明路径,也为银发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随着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如何结合区域经济实际挖掘普惠养老潜力,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全国各地持续开发银发产品,为地方经济增长开辟新赛道,也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新模式。其中,银发健身模式以“被动养老”向“主动健康”理念转变为重点,将适老健身转化为激活社区养老生态的关键抓手,为社区养老服务升级提供了实践样本。
构建适老健康体系,让银发族安心舒心。落实普惠养老进社区要求,各地以“云上老年大学”“老年夜校”为载体,构建“文化学习+健康运动+社群运营”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为每位老人生成个性化运动处方,定制“低强度、高趣味”课程体系。比如,上海市杨浦区创新分层服务模式,依托社区20平方米活动室打造“老年健康教育沙龙”。“银龄护卫队”联合辖区康复医师设立驻点咨询台,提供免费血压血糖检测,并根据健康数据定制高血压运动处方,以“评估—干预—跟踪”闭环实现精准服务,推动普惠养老服务深度融入社区。
用好赛事引流潜能,让银发经济更有活力。响应普惠服务进社区号召,各地以社区为场景构建“赛事—服务—产业”生态链。通过设计社区擂台赛、家庭亲子赛等普惠性赛事,增强了银发族黏性。例如,黑龙江绥芬河借“全国老年人健身球操公开赛”完善康养设施,开发普惠型康养产品,形成“赛事引流—服务下沉—产业联动”的范式。重庆市则以老年人体育健身运动会为抓手,推动荣昌区建设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
深化文旅康养融合,延伸服务价值。以广西巴马为例,其作为长寿养生旅游胜地,依托“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平台,挖掘壮瑶文化与长寿文化内涵,推动“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产业动能。这种模式通过特色文旅项目链接在地资源,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体验,更实现文旅消费从“流量”到“留量”的价值转化。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 星动纪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通用机器人交付全球科技2025-07-07 14:48
- 重庆发布激励政策支持科技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07-07 08:56
- 广汇汽车600297新增一起对外投资,被投资公司为大2025-07-07 05:58
- 炸了,李斌突然透露!网友:拼了!2025-07-06 22:11
-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团福建漳州义诊并授课2025-07-06 20:11
- 西安市第九医院承办延安大学2025年临床教师教学创新2025-07-06 17:08
- 160项硬核成果推动销售额3年新增4200亿元广西科2025-07-06 11:11
- 聚焦药品流通保供京津冀药品流通协同发展交流座谈会在天2025-07-06 08:41
- 刷牙出血有口臭不是小事可能是牙周在求救2025-07-06 02:44
- 2025年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山东举行2025-07-06 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