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祁阳做优“土特产”做强“大产业”
- 栏目:资讯
- 来源:中新网
- 发布时间:2025-06-07 16:22
- 阅读量:18363
时下,湖南祁阳市各大果园生机勃发:葡萄藤蔓攀上新架、百香果新苗舒展、杨梅枝头红果摇曳。
浯溪街道孙市村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新模式发展现代化葡萄园,引入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优质阳光玫瑰、巨峰葡萄苗等市场前景较好的葡萄苗也全部移栽完毕。
“现在基础设施已完善,我们有信心打造一流葡萄产业园。”技术员彭春荣说,农技专家还定期入园指导病虫害防治和各类专业知识。今年,架下套种的西瓜、辣椒等农作物也长势喜人。
“计划三至五年内扩大规模,打造祁阳最大葡萄基地与采摘园,做到集优质水果生产、采摘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村支书肖峰林说,村里还将引入更多尖端农业技术和设备,探索“互联网+农业”销售新模式,为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肖家镇汪家坪村黄金百香果基地迎来最佳栽种期,工人们正为160亩黄金百香果抢搭支架引蔓上爬。基地创新的“家门口就业+技术培训+保底收购”模式,带动村民“土地流转得租金、务工得薪金”。
基地负责人刘四清深耕百香果产业七年,不仅引进了新品种,今年还新建了标准化车间延伸产业链,百香果酒、百香果蜂蜜等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他将依托“公司+农户”模式,计划明年再增180亩百香果,“公司包技术、包销路,让农户种得放心”。
在白水镇恒毅农场,300亩杨梅林进入盛果期。东魁、乌梅等品种如红宝石缀满枝头,预计总产量将突破200吨。梅园里,不少游客正携家带友体验采摘乐趣。
“整个农场采取生物诱虫、绿色防控,果实个大味美、安全健康。”农场负责人杨东言说,农场还开发杨梅酒、果脯等加工品提升附加值,构建了“鲜果采摘+精深加工”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近年来,祁阳持续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做强“土特产”文章,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三产”融合,让合作社与家庭农场成乡村振兴主力军。截至2024年,祁阳共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1361家,家庭农场5827家。
--> |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 高考饮食锦囊:消化内科专家教你吃对三餐,轻松应考!2025-06-07 11:12
- 肾病科代表团出访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国立医科大学归来2025-06-07 11:04
- “免签之便”赋能“来琼之变”2025-06-07 10:45
- “十四五”期间眼健康服务取得长足进步2025-06-07 09:50
- 快速上升期、存在扩散风险!中疾控紧急提醒2025-06-07 09:46
- 德明利14名激励对象解禁16.5万股票2025-06-07 08:09
- 高考饮食“锦囊”:消化内科专家教你吃对三餐轻松应考2025-06-07 07:59
- 广西强化生育支持保障功能减轻民众生育医疗费负担2025-06-07 07:07
- 高考后的“摘镜潮”:如何科学选择近视手术?2025-06-07 05:42
- 上交所:推动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持续提升公司投资价值2025-06-07 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