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在京开班
- 栏目:资讯
- 来源:中国网
- 发布时间:2024-12-10 12:23
- 阅读量:12156
12月9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下,由国家图书馆主办,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以下简称“记录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北京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保护中心及传承人记录团队工作人员共90余人参加了为期5天的培训。
国家图书馆供图
本次培训班基于九年来“传承人记录”工作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和积累的相关经验,着力于提升记录工作的业务能力与成果质量。培训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讲解实践所需的知识体系、方法论和实操问题,并对优秀成果进行创作解读分析,以期在今后的记录工作中,从业者能够有的放矢地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有效提升后续记录成果的学术质量与文献价值。
培训班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单万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庞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定宜庄担任主讲老师,讲授内容涵盖“传承人记录”的价值、影片拍摄与制作方法、非遗影像记录的观念和实践经验、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访谈工作开展方式等;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相关人员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实践中提升记录能力”;来自湖南、广东和北京非遗保护中心的记录工作负责人就记录工作中所取得的工作经验进行专题交流分享;优秀成果导演代表向学员传授了影片创作经验。与会人员还实地调研了中国工艺美术馆。
2015年,文化和旅游部启动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通过影像手段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系统的建档记录。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承担了记录工作的规范编写、学术指导和培训、成果验收、保存服务与宣传推广等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对2174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记录,完成对1274名传承人记录成果验收。
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的学术质量与文献价值,丰富了影像内容的艺术性和表现力,为今后记录工作开展发挥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 结直肠癌初筛有望告别结肠镜2024-12-10 11:37
- 开辟孕期健康管理全新视角2024-12-10 11:32
- 共筑全龄友好城市未来2024“上海-东京”中日城市管2024-12-10 02:28
- 中新健康|2024年全国青少年脊柱与视力健康大会召开2024-12-09 22:16
- 贵州省第三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半决赛黔东南赛区暨黔东南2024-12-09 22:07
- 入睡困难的可以试试这些方法2024-12-09 19:51
- 男性美容新趋势西安男性眼部美学开放日启幕2024-12-09 19:45
- 中国内地传统中医药及产品借港澳拓海外市场2024-12-09 19:41
- 共创时尚消费新场景探察品质生活新需求2024中国时尚2024-12-09 04:16
- 2024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贵州分会场集中示2024-12-09 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