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低空+新场景湖北宜都长江大桥无人机“上岗”自动巡检
- 栏目:资讯
- 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时间:2024-11-28 20:17
- 阅读量:14964
今年以来,湖北交投宜昌高速公路运营公司把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持续探索“低空+运营”的多形态应用场景,在G59呼北高速宜都长江大桥探索了首个无人化+自动巡检场景。
“线路检查确认完毕,准备起飞。”近日,在G59呼北高速白洋收费站内,宜昌运营公司第二综合巡检办主任王伟紧盯监控大屏,在电脑平台上轻轻点击“飞行启动”按键。与此同时,2公里外的宜都长江大桥桥头,一座占地约6平方米的无人机智慧机巢顶部舱门缓缓打开……“嗡嗡”声响起,一架灰黑色的无人机慢慢飞上了天空,开始了现场巡查。仅16分钟便完成了全长2.2公里宜都长江大桥的数据采集,并实时将画面回传至巡检办。
这标志着湖北交投宜昌运营公司首个无人机自主巡检系统正式应用,为宜都长江大桥的运维管养带来了变革,提高了巡检的效率,也为低空经济应用注入了新活力。
系统启用后,人工需要2到4个小时完成的巡视区段,现在无人机20分钟内即可完成,无人机一天能机巡10次以上,线路巡视的频次比以往提升10倍。整个巡检工作每天可以减少巡检人员投入3人,出动的人力较以往减少了60%。
“相比常见的方式,我们这套无人机是将一体化平台直接设置在桥头,不需要人员到现场操作,只需要在办公室轻轻一点,就可以完成无人机的自动巡检、自动飞行、自动降落、自动充电等一系列任务。”王伟介绍说。
据了解,宜都长江大桥是一座2213米的双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以往巡查全部依靠人力,用“铁脚板”踏勘查看,费时费力效率还不高。
以大桥的关键承重结构主缆巡检为例,单根主缆人工巡检一次至少需要2到4个小时,而且还是高空作业,一座桥上下游各有一根主缆,完成一次现场徒步巡检就要耗时1天。现在利用无人机巡检,40秒一键升空,24分钟即可以完成一根主缆的巡检,并根据需求设置采集图像和视频,提供比对分析。
在遇到恶劣天气、交通事故救援等特殊时期,无人机可以一键放飞动态监测桥面车流、降雪情况,视频实时直传第一手画面资料,为组织应急救援提供现场参考,大力提升应急事件处置效率。
据介绍,无人机配备先进的导航技术、摄像技术和遥感设备,能够实时获取、传输和分析丰富的数据信息,较传统通过目测、望远镜、红外测温等人工踏勘巡视的方式来说,无人机巡线弥补了人工巡查视角不足的缺陷,配合高清相机多角度、全方位的观测,大幅提高了巡检准确率。
飞机放飞、摇转镜头、拉进焦距、拍摄上传……15分钟就完成了宜都长江大桥的侧立面的螺旋检查。
“这个速度和效率是以前不敢想的事情,最主要是不需要担心影响交通和人工作业安全。”王伟介绍说,宜都长江大桥的主塔170米,以前为了做一次检查,必须租赁桥梁检测车,安排人员逐段逐段地看,桥梁上车辆多、车速快,桥检车的操作存在安全风险,部分结构离地较高还需要人工登高作业,每一次的巡检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无人机受场地和环境限制较少,随时可以起飞作业,大大减轻了人工作业安全风险,也不干扰道路交通。”王伟说,它可以根据设定路线对每一处角落进行拍照,实现智能巡检,显著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 因保障品质消费获得年轻人喜爱和信任得物App入选“22024-11-28 16:58
- 产业链招商推介会举行北京亮出开放发展新机遇2024-11-28 14:05
- 32万亿元险资最新投资图谱:股票占比上升2024-11-28 10:47
- 秋千——55公斤单人高度决赛赛况2024-11-28 06:00
- 广西财政厅安排150.05亿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2024-11-28 01:33
- 中新健康丨从链博会看如何“智造”中国医疗设备供应链体2024-11-27 23:11
- 破解基层“用药难”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加快“下沉”2024-11-27 21:34
- 荔枝网评:特色文旅“热”力足,释放消费“新”活力2024-11-27 21:33
- 全国已实现职工医保个账省内共济2024-11-27 21:23
- 我国药企发力提高青蒿素类成药国际影响力2024-11-27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