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博会上“非遗”文创受热捧展商分享“三好”诀窍
- 栏目:资讯
- 来源:中新网
- 发布时间:2024-04-18 03:43
- 阅读量:18331
景泰蓝工艺制作的冰箱贴、唐三彩工艺制作的创意工艺品、珐琅工艺打造的古风黄金饰品、融入黎锦材料的旗袍……正在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下称“消博会”)现场,植根于“非遗”的文创产品成为一道独特风景线,受到观展民众热捧。
“含有黎锦纹样的袜子被大家抢购,目前就剩这一双了。”在海南国货潮品馆,购买产品和洽谈合作的客群络绎不绝,海南非遗文化品牌“希椿”创始人瞿春春忙得停不下来。
瞿春春介绍,“希椿”这次带来了服装、家居、礼品及文创4个维度产品,均基于海南的非遗项目开发,“以黎锦为例,我们不仅展示并销售织造的黎锦布,更将其创新应用于各类时尚单品,如挎包、腰包、文件包乃至护照包”。
在河南馆,憨态可掬的“墩墩马”、可作手机支架的唐三彩侍女俑、活灵活现的釉彩生肖等唐三彩工艺品,占据展馆C位。
“卖得最好的是憨态可掬的马,尤其是Q版风格的看起来非常可爱,深受大家喜爱。另外,唐代小胖妞的唐三彩形象也很受欢迎,因为胖乎乎的感觉让人觉得福气满满。”中华老字号高家三彩第六代传承人高艳峰说。
记者注意到,非遗文创产品尽管价格相对较高,却仍赢得人们热烈追捧。
“通过文创产品能够更好地了解平时接触不到文物,有一种‘破圈’的感觉。”消费者阴泽阳把文创产品当作了解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方式。在北京馆买了宣纸团扇、琉璃首饰的陈女士认为,非遗文创产品无论是收藏还是使用,“都很好”。
瞿春春分享她的“三好”诀窍──好看、好品质、好价格。“好看就是将非遗的元素、图腾优化应用到时尚潮流中去;好品质是确保产品具备实用性,拿得出手;好价格要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她说。
“我们主要在技术和外形两方面进行创新。”高艳峰说,传统的唐三彩以陶器为主,因渗水不适合作为日用器。经过技术研发与创新,已经成功制作出唐三彩茶具、茶杯和酒瓶。外形方面,与知名设计师、游戏公司、画家及漫画家进行联名创作,“这样能够抓住更多年轻人的目光,开拓更广泛的市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 中关村天津医疗产业创新基地落户天津静海2024-04-18 02:35
- 中新健康|专家:中国血友病从按需治疗向个体化预防治疗2024-04-18 01:08
- 中新健康丨上海探索打造多层次肿瘤防治网络实现联动诊疗2024-04-17 23:42
-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中国太保推出全国首个三农保险2024-04-17 22:09
- 携手共建医联体同心合作促发展2024-04-17 21:53
- 危急时刻有保障暖心锦旗传真情2024-04-17 19:57
- 您了解痛风相关知识吗?2024-04-17 18:33
- 西安市第一医院文理医院与枫林绿洲社区召开医疗及公卫工2024-04-17 17:09
- 北京延长购买老旧小区住房公积金贷款年限2024-04-17 17:07
- 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应该怎么做?2024-04-17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