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专家呼吁将运动处方纳入医疗服务体系
- 栏目:热点
- 来源:中新网
- 发布时间:2025-11-16 00:38
- 阅读量:11489
“适当强度的规律运动已被证实对多种老年慢病、心脑血管病乃至肿瘤具有改善作用,并有效减少医疗支出。”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陈世益在第二届心血管运动医学会议上呼吁,应推动将运动处方纳入医疗服务体系,以科学运动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健康挑战。
| --> |
第二届心血管运动医学会议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与北京杰凯心血管健康基金会联合主办。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将运动作为科学、可控的干预手段,是应对当前心血管疾病挑战、推动全民从“被动治病”转向“主动健康”的关键策略。
心血管运动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将运动视为科学、可控的干预手段,合理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其主张并倡导“防患于未然”“治病先治人”理念,推动“被动治病”向“主动健康”转变,助力实现从“保生存”到“优生活”的关键跨越。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指出,近些年,心血管领域的创新成果日益丰富,未来的发展更需要跨界融合。他呼吁心脏病学、运动生理学、公共卫生及人工智能医学等领域的学者携手,共同为心血管健康事业开辟更广阔的沃土。
面对日益加深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强调,心血管疾病对国民健康和国家医疗体系的负担持续加重。在此背景下,心血管运动医学既是心脏病患者康复的“必修课”,也是大众预防疾病的“指南针”,为实现全生命周期主动健康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对于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路径,北京医院副院长黄大海强调,必须立足本土人群的特征与健康需求,深耕心血管运动医学这一新兴学科,重点探索精准干预方案、多模态评估技术等特色路径。他指出,新学科的起步与发展离不开多学科、多区域协作,唯有通过人才、资源、思维的深度联动,才能激发创新活力。
会上,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心血管运动医学分会正式成立,北京医院心血管运动医学中心主任汪芳担任分会会长。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 看广西最大手笔教育投入如何让它们“内外兼修”广西超62025-11-16 00:24
- 学术智慧助力养老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在京启动2025-11-15 21:26
- 九旬老人莫名呕血命悬一线竟是牙龈出血“惹的祸”2025-11-15 19:19
- 西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肛肠科成功实施一例高难度肛周巨大2025-11-15 19:01
- 男子喉咙痛一个月不见好,一看嗓子里长满“雪花”!2025-11-15 18:11
- 从药房到餐桌药食同源产品成“养生新宠”2025-11-15 16:48
- 美芝股份3931.06万转让房产形成关联交易2025-11-15 14:27
- 这种“胳肢窝味儿”蔬菜,含钙量竟比牛奶还高,北方人更2025-11-15 14:13
- 让养老变“享老”进博会解锁“银发经济”新场景2025-11-15 13:23
- 白皮书:我国城市老年人脑健康风险呈“社会经济梯度”分2025-11-15 1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