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眼科专家走进西藏“造血式赋能”、开展“长效共建”
- 栏目:热点
- 来源:中新网
- 发布时间:2025-08-27 22:43
- 阅读量:5555
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的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记者27日获悉,在为期8天的“雪域情·光明行”公益活动中,上海眼科专家组建公益医疗队走进日喀则市的萨迦县,累计完成56台白内障手术、1台胬肉手术、2台后发障激光手术,让59位患者重见清晰世界。
在为藏族民众送去光明和希望、为学生筑起眼健康防线的同时,公益医疗队通过成立联合眼科、搭建远程平台,培养当地眼科医生,将“输血式援助”升级为“造血式赋能”。
刚从萨迦县归来的医疗队长、上海新视界中兴眼科医院副院长冯斐27日告诉记者,萨迦县平均海拔在4300米以上,强烈的紫外线让当地白内障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多为复杂型、过熟期病例,诊疗难度远超平原地区。
在公益行动中,医疗队的医护们在萨迦县中心医院曾在一天内完成了25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其中16台为高难度病例,包括2台过熟期白核、2台过熟期超硬黑核。冯斐介绍,过熟期超硬黑核病例因晶状体核硬度高、患者血管脆性大,对手术精度要求极高,医生们克服困难开展“悬空劈核”等高难度手术。
65岁的老人普赤,因过熟期白内障失明6年,日常起居全靠家人照料。得知上海的眼科专家来到萨迦县,家人专程带她前来就诊。
“老人的晶状体核过熟甚至出现了液化,手术中要特别小心。”冯斐说。其团队制定了个性化方案,经过精细操作,成功为老人植入人工晶体。术后,医护人员为老人摘下纱布,当普赤终于看清了身边的家人,眼泪瞬间涌出。她用藏语反复说着“拉托切”,并握住医护人员的手。
据萨迦县中心医院方面介绍,专业人才短缺是当地眼健康诊疗的最大“瓶颈”。此次公益行动正是针对这一痛点,突破以往“单纯手术援助”的模式,以“理论+实操”系统化带教,推动医疗援藏模式升级。
据了解,在为患者手术前,医疗队结合高原患者眼病特点,为当地医生详解“高原白内障术后并发症预防”“儿童屈光不正筛查要点”等实用知识;在术中,专家从切口角度调整到器械使用力度,逐一拆解操作细节;术后,双方还通过新搭建的“沪藏远程会诊平台”,开展病例讨论。据透露,该平台同时开通了萨迦县儿童眼病线上诊疗通道,这意味着,今后当地孩子有眼健康问题,足不出县就能对接上海专家。
公益医疗队还为萨迦县中学两个班级的106名学生完成近视、散光及先天性眼病筛查,建立专属眼健康档案。
在此次公益行动中,“光正新视界眼科萨迦县中心医院联合眼科”正式挂牌,未来,沪藏眼科协作将从“短期支援”转向“长效共建”。上海的眼科专家团队开展高原白内障手术直播,萨迦县医生全程观摩,联合眼科挂牌当日便完成4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带教。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2017年至今,通过“雪域情·光明行”公益活动,上海的眼科专家已走进西藏拉萨、昌都、日喀则,青海果洛等多地。本次公益活动虽然已经收官,但留下了能独立开展基础手术的当地医生、24小时在线的沪藏远程会诊平台和106份学生眼健康档案等,更多西藏民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的眼科诊疗。
--> |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 北京大兴榆垡镇:以千万客流红利为契机,抢占京津冀旅游2025-08-27 21:30
- 上肢突发麻木乏力小心“手梗”找上门2025-08-27 20:58
- 浙江:长护险省内异地全流程“线上办”率先落地绍兴2025-08-27 19:32
- 中国自主研发光子计数能谱CT获批上市入驻医院进行临床2025-08-27 19:27
- 西北首例!西安交大二附院应用食管牵开球囊保护技术成功2025-08-27 18:19
- 国家统计局: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保持较快2025-08-27 17:06
- 坐电梯轻松登山!“低耗游”走红重在尝试舒适就好2025-08-27 16:10
- “呼吸哑铃”走红真能躺着瘦肚子吗2025-08-27 16:06
- 红薯叶在国外火成“蔬菜皇后”2025-08-27 15:38
- 秋天得润养吃对这种食物能润肺止咳、抗衰老2025-08-26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