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进入“高温模式”
- 栏目:热点
- 来源:华商网
- 发布时间:2025-05-23 12:06
- 阅读量:16793
陕西进入“高温模式” 当地如何应对“烤”验?
5月以来,陕西多地迎来高温天气。21日,西安市气象台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计该市新城区、碑林区等地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陕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赵强向中新网记者讲解道,“连日来,在暖平流的输送下,气温前期温度较高并持续上升;近期天气较晴朗,辐射增温加之中层大气的下沉增温,在多个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造成持续大范围高温天气。”
记者从陕西西安、汉中等地了解到,为应对高温天气,各地已采取措施全力抗旱。干热风是小麦灌浆期至成熟期出现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会导致小麦蒸腾加剧,水分散失过快,从而影响小麦的正常灌浆。
2025年5月,陕西关中地区一农田进行灌溉作业。 李一璠 摄
为保障夏粮稳产丰收,西安市鄠邑区农技部门针对冬小麦抗旱与干热风防治推出系列措施,帮助农户应对高温天气的挑战。
西安市鄠邑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站长张丹丹表示,在干热风发生前可以亩浇灌浆水15方至20方,降低田间温度、增加湿度,防止植株过度失水;结合喷水、喷施黄腐酸等抗蒸腾剂,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减少水分蒸发;若小麦已受轻度干热风危害,可以及时喷施叶面肥,促进籽粒灌浆。
位于秦岭南麓的汉中市城固县被誉为“柑桔之乡”,近日,持续的高温晴热天气导致土壤墒情不断下降,为农作物生长带来严峻考验。面对旱情,城固官方表示,将全力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业抗旱保生产工作。
汉中市城固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代芳表示,旱情发生后,该县组织多名农技干部巡回生产一线指导,引导尾水地段和预计缺水区域改种“大豆玉米套种”及薯类等旱粮作物,节约生产用水。同时,适当延后水稻插秧时间,为灌区引蓄供水争取时间。
记者当日在西安街头看到,在高温“炙烤”下,遮阳伞、防晒服等装备成为人们外出必备品。不少民众选择待在树荫下,或空调房内躲避骄阳,医护人员表示,这种温差的迅速变化容易导致疾病发生。
西安市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苏宇飞提示,气温高时人的代谢速度会明显加快,人体水分丢失多,在高温天气下,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另外许多孩童因炎热喝冷饮、吃冰棒等,对呼吸道的刺激较大,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
此外,陕西省气象台发布消息称,预计今日夜间该省有雷暴天气,陕北东部部分、关中西部、关中东部部分、陕南西南部等地有短时强降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 国家医保局:即时结算已覆盖77%统筹地区2025-05-23 11:03
- IonQIONQ.US股价狂飙35%!CEO豪言欲成2025-05-23 10:49
- 王星欢:铁汉柔情的“男”丁格尔2025-05-23 09:56
- 2025年1-4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人次1.33亿2025-05-23 09:04
- 雨后出现这种大蜗牛,千万别碰!2025-05-23 07:43
- 空调成健康隐患?专家教你科学防范“空调肺”2025-05-23 06:25
- 穆晓红:“提灯女神”的变与不变2025-05-23 04:50
- 山体滑坡发生前有何征兆?如何避险?2025-05-23 03:09
- 中国援贝宁眼科专家紧急救治非洲患儿2025-05-23 01:37
- 美国4月成屋销售再度放缓中位数房价创同期新高2025-05-23 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