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共聚齐鲁献策护理学科“融智”发展
- 栏目:热点
- 来源:中新网
- 发布时间:2025-05-13 20:01
- 阅读量:6669
以“融智聚能·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齐鲁国际护理学术论坛12日在山东济南开幕。30余位来自中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坦桑尼亚等国家的专家学者通过专题讲座、学术交流等形式,为护理学科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山东大学副校长、齐鲁医学院院长易凡指出,作为学校医学教育与科研的中坚力量,近年来,齐鲁医院在医学研究、人才培养、医疗服务等各个层面取得突出成就,要进一步强化护理学科建设,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加强与国际护理界的交流与合作。“本届论坛主题将护理工作与科技、人工智能更好地连接,探讨以护理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路径,这也是护理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
“中国护士数量庞大,在临床实践、教育、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校长Patricia M.Davidson表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全球护理政策制定的重要参与者,应倡导跨文化护理理念,深化护理领域国际合作,继续为亚太地区健康服务体系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齐鲁方案。
中国欧洲人文交流协会秘书长董启馨介绍,该协会致力于推动中国与欧盟在文化、教育、艺术、体育等方面的交流,今年计划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开展国际合作,在坦桑尼亚设立针对妇女儿童健康教育的培训基地,帮助当地医生和护理人员提升技术能力。
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吴欣娟线上致辞说,自2020年以来,齐鲁国际护理学术论坛已成功举办五届,为国际学术交流搭建平台,在推动护理专科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当下,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深入人心。我们要聚焦专业能力提升、学科融合,为大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齐鲁医院作为‘国家队’的公立医院,始终将护理工作置于战略发展高度,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推动护理专业与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指出,以本次论坛为契机,齐鲁医院将持续深化护理领域国际合作,推动护理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方向迈进。
当天,开幕式现场举行《传灯者》新书发布仪式、红十字生命教育基地揭牌暨南丁格尔志愿服务生命教育专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以及《健康照护与康复》首批海外/境外办公室启动和授牌仪式。
在首场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中国长城学会首席专家、副会长董耀会等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
本届论坛是庆祝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建院135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办,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健康照护与康复》期刊编辑部等单位协办。(完)
--> |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 “CACA指南”进校园育才中国医学理念出海获赞2025-05-13 19:53
- 血栓最怕这5类食物,告诉家人要多吃!2025-05-13 18:09
- 这些你们以为的“垃圾食品”,其实吃对了也可以很健康2025-05-13 14:36
- 旺季来临销量明显增加小龙虾加工品成海外市场新宠2025-05-13 11:37
- 阿尔茨海默病从“治标”走向“治本”2025-05-13 10:52
- 金科股份及重庆金科重整计划获第二次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2025-05-12 05:58
- 移为通信领航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解码两轮车AIoT技术2025-05-12 03:05
- 人民币汇率韧性何在?王晋斌:在稳金融、稳出口中寻找新2025-05-11 23:52
- 茅台文旅公司更换董事长2025-05-11 18:31
- 今年前4月中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2025-05-11 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