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一点声音就抓狂?不是无理取闹,可能是病了
- 栏目:热点
- 来源:中新网
- 发布时间:2025-04-06 12:55
- 阅读量:16643
焦虑症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很多人都熟悉其典型表现——持续的担忧、紧张和恐惧等。然而,焦虑症还有不少隐形信号,它们并不明显,却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焦虑症的非典型症状。下面,我就以一种不太常见但颇具代表性的症状——“厌声症”为例,一起来讨论一下那些被忽略的隐形焦虑。
“厌声症”
焦虑症的一种特别表现
“厌声症”又称“选择性声音敏感症”,它不是一个官方的精神疾病诊断,并未列入《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或《国际疾病分类》(ICD-10)等官方诊断指南中,主要指个人对特定声音异常敏感的现象。
很多人可能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听到咀嚼声、打字声、呼吸声时,感到特别烦躁甚至抓狂。对其中一些人来说,这种反应已经严重到影响情绪和生活,甚至伴随焦虑的发生。
“厌声症”和焦虑症有着密切的联系。
研究发现,大脑中处理情绪和声音的区域,比如前扣带回皮层和岛叶,在“厌声症”患者中会表现出过度活跃。这种异常活动可能让患者对某些声音反应过度,甚至让患者产生强烈的焦虑或愤怒情绪。
有意思的是,这种对声音的敏感和焦虑症的特性非常相似。焦虑症患者往往会对潜在的威胁过度关注,而“厌声症”患者则对某些声音过度警觉。比如,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咀嚼声时,可能会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些都是焦虑症的典型表现。这种过度反应还可能让患者为了避免听到这些声音,逐渐减少社交活动,陷入自我孤立的状态,焦虑症也会随之加重。
研究还发现,焦虑症可能出现“厌声症”的表现。如果您或者身边的人对某些声音特别敏感,且已经影响到情绪或生活,或许就是焦虑症的表现,应该引起重视。
认识焦虑症的非典型症状
焦虑症的非典型症状涵盖生理、认知和行为多个方面,很多患者容易忽视,进而延误治疗时机。
焦虑情绪会投射
无论是对声音异常敏感的“厌声症”,还是注意力障碍、回避行为等,这些看似零散的表现,实际上都是焦虑情绪在不同维度的投射。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些信号,就可以通过科学的治疗手段来应对。
心理治疗:打破焦虑的认知和情绪枷锁
心理治疗对于处理焦虑症的非典型症状,如“厌声症”、回避行为等尤为有效。通过长期治疗,患者不仅能缓解症状,还能学会科学的情绪调节方式,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
药物治疗:缓解焦虑的“生理根源”
药物治疗是焦虑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适合症状较重或急性发作的患者。常用药物有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等。焦虑症常需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焦虑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厌声症”、身体不适、注意力障碍等多样化的表现提示我们,焦虑症并非单一的心理疾病,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通过及时诊断和科学治疗,患者可以逐步改善症状,恢复正常生活。理解焦虑症的多样表现,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走出困境、恢复健康。
--> |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 4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0.5%环比上升0.3个2025-04-06 11:57
- 或引发急性肝损伤!注意,同种成分中成药或西药别一起吃2025-04-06 09:39
- 告诉爸妈!这种老花镜千万别买越戴眼睛越花2025-04-06 09:35
- 研发突破、产能释放,三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圣泉集团22025-04-06 04:34
- 百万医疗险新旧保单衔接期理赔遭“卡壳”:是执行条款,2025-04-06 01:15
- 新能源汽车交出3月“成绩单”:零跑跃居新势力榜首,大2025-04-05 19:32
- 2009.3万人次!4月4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创今年2025-04-05 16:56
- 小长假出游正当时让“文旅流量”变“消费增量”2025-04-05 11:07
- A股新开户数时隔4个月重返300万户以上2025-04-05 02:34
- 电梯载温情,书画连民心!楼组共创打造“温馨家”2025-04-04 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