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周期保障,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 栏目:热点
- 来源:人民网
- 发布时间:2024-07-25 14:20
- 阅读量:18816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我国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持续上升。截至2023年底,我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9亿人,同比增加300.41万人。2023年生育保险基金待遇支出1069.10亿元,为2013年的3.78倍。其中,参保女职工人均获得生育津贴2.4万元。
目前,生育保险涵盖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等各个环节,可为育龄女性提供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的全周期保障,托起了育龄女性及其家庭“稳稳的幸福”。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过程中,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生育支持药物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023年,北京、广西两地率先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了医保。截至5月31日,在此前北京、广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基础上,上海、浙江、江西、山东、青海、新疆等六地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相继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正在提速扩围。近期,国家医保局明确,将继续指导有关省份进一步完善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立项和医保支付管理,并加强部门协同,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共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今年下半年,地方医保部门推出了多项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举措。7月1日,浙江省将参加医保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范围;北京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可参加生育保险;江苏省同步将无痛分娩专用项目“椎管内分娩镇痛”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安徽省明确将于8月1日起将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等。
《 人民日报 》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 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助力铜仁农业2024-07-25 06:03
- 滔搏与FanaticsChina宣布开启合作进程,发2024-07-25 01:38
- 智慧养老,如何实现从“有”到“优”2024-07-25 00:30
- 家电换新需更友好“打开方式”2024-07-25 00:20
- 外卖员背着AED上班,让“救”在身边成现实2024-07-24 23:17
- 80岁住进养老院生活有了新起点2024-07-24 21:42
- 西安市第五医院召开2024年度实习生岗前培训大会2024-07-24 19:58
- 医保支付改革“升级版”印发2024-07-24 18:00
- 如何看懂肝功能指标服务窗·体检报告怎么看2024-07-24 16:54
- 胡海泉等在北京成立音乐周公司胡海泉等成立文化公司2024-07-24 1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