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为房颤手术提供安全新方案
- 栏目:热点
- 来源:人民网
- 发布时间:2024-06-27 14:35
- 阅读量:19863
房颤是现今发病率极高的心律失常疾病。目前房颤治疗已进入节律控制时代,窦性心律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导管消融则是重要的维持窦性心律治疗方法。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成功完成全国首批使用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的房颤射频消融手术一例。这例手术的成功完成,也为医院房颤疾病的高效、安全治疗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资料显示,每过25年,全球房颤患者的总数将翻一番,这不但给广大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也加剧了家庭和社会的护理和经济负担。由于具备可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症状,减少复发,改善患者预后等优点,导管消融术当前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作为一种治疗房颤的介入技术,确保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重中之重。
接受本次手术的是一位75岁的患者,平日生活中受房颤困扰,频繁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等不适。由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过检查和评估,浙大邵逸夫医院心律失常诊疗团队的蒋晨阳教授决定采用业内最新的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为该患者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这一款射频消融导管在压力监测的基础上,配置了6个温度感受器,可提升温度感知灵敏度,同时通过实时温度反馈智能自适应调节功率和盐水灌注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术者更安全地进行高效消融;并新增3个微电极,助力诊断复杂心律失常中的特殊电位。
蒋晨阳在术后表示:“房颤手术中,我们最关注消融质量和手术安全性,新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单圈隔离率,同时提高效率,保障患者安全。”
据了解,此前不少房颤患者不愿接受手术的另一大原因是害怕术前的一项检查——经食道心脏超声。这个检查的目的是排除左心房血栓,保障安全,但检查过程有些痛苦。现在,浙大邵逸夫医院还可实现心腔内超声手术全程实时监测,患者不再需要提前做经食道心脏超声,不仅减少了术前痛苦,在术中还多一分安全保障。
上述流程的变化,也让患者能够当天入院、当天手术、次日出院,提升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 携手共进,关注癫痫共病交大二附院儿科举办癫痫关爱日科2024-06-27 13:58
- 野生菌物种有多丰富?把自然讲给你听2024-06-27 12:21
- 上海数据交易所入选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五篇大文章”2024-06-27 06:39
- 享道出行CEO倪立诚:Robotaxi助推出行行业变2024-06-27 01:06
- 从0到1后,国产ECMO未来之路如何走?2024-06-26 23:41
- 中新健康丨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为房颤手术提供安2024-06-26 23:32
- 西安市胸科医院呼吸疑难疾病MDT第三期反复胸腔积液原2024-06-26 20:58
- 就在吴泾,“大零号湾”园区服务站x2B;12024-06-26 19:45
- 重要突破!“点亮”肺部为重疾早期筛查提供新路径2024-06-26 19:31
- 积极构建风湿性疾病早诊早治全程管理新模式2024-06-26 19:13